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

 

免费公益网站
 

图片 租车
网址
酒店 门票
拼团 晚会
 

酒店 门票 旅游

审核后展示, 完全免费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旅游线路   图游版纳   景点景区   宾馆酒店   租车服务   会议接待   了解版纳   东 南 亚   打折门票   站内搜索   特价酒店   版纳旅行社  
今天是: >首页 -> 西双版纳 -> 茶叶文化 -> 普洱茶乡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广告位

普洱茶制艺精良、质优味美
[ 录入者:bnlyw.com | 时间:2007-07-04 01:22:46 | 作者: | 来源:采集所得 | 浏览:2205次 ] TOP 内容有误我要纠错
 

  普洱茶制作,唐代还在摸索阶段,“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蛮书》)。宋代制作技术已有很大提高,茶叶远销中原。名士王禹称品尝了芬芳浓郁“紧团茶”后,写了一首赞美诗:“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明代,皇朝及士大夫均甚喜品茗,“士庶所用,皆普茶也”(《滇略》)。景陇王国国王---车里宣慰使也把普洱茶视为珍品用为贡物或馈赠品。至清朝,普洱茶则成为不可或缺的贡茶,《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有贾宝玉饮女儿茶的描述,《宫女谈往录》提到慈禧太后爱喝普洱茶:“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炕的东边,敬茶的先进上一盏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赵学敏于1765年撰写的《本草纲目》载:“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茶[即元宝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张泓于1775年撰写的《滇南新语》记载:“普洱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谷雨前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脚踏实地。芽茶较毛尖壮,采制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芽亦芽茶类,取二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

  普洱茶的制作工序大体是:鲜采的茶叶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毛青。毛青经过人工堆闷转熟的,称“熟茶”。不经人工堆闷而靠自然转化为熟茶的,称“生茶”。制作过程中,杀青、揉捻、紧压及茶膏的熬制等,均为人工操作,其技艺操于制茶师傅之手,代代相传。随着茶业衰败,师傅离世,工艺失传。

  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曾在勐海开办茶厂,生产机制精茶,但因日机轰炸,茶厂内迁,机制中辍。人民政权建立后,恢复勐海茶厂,逐步创办普文、东定、尚勇、星火、大渡岗等茶厂,制茶手段从研制手拉式揉茶机、畜力揉茶机、水力揉茶机、炒茶杀青机、日本生产的静电拣梗机、英国生产的CTC红碎茶生产设备,茶叶加工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迈进。
  
  在种质资源方面,驻勐海的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对州境茶树资源进行多次普查,对州内3县和全省各地州75个县的茶树品种进行广泛收集、保存、整理,建立了占地30亩,经国家有关部门现场验收的“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保存有茶树品种资料800份。茶科所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筛选出3个有性系茶树良种,选育出49个优良单株,为选育茶树无性良种提供了材料。同时在地方群体品系中评选出勐海大叶茶、大叶经芽茶、大叶红芽茶、柳叶茶等品种,供州内推广使用。

  由于种植方面不断推广良种和扩大面积,制茶工艺向机械化迈进,州境各茶厂生产逐步发展,名产品日增,众多品种质量优良,包装精致,获省优、部优、国优产品奖,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国家绿色食品称号,被指不定期为亚运会和中国第三届艺术节专用茶。

18
】【打印】【投稿】【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植茶先民“蒲人” [下一篇]万亩茶园

评论

称  呼:
验 证 码:
内  容:

更多文章
景洪地图_西双版纳地
缅甸小勐拉
西双版纳傣族烤鱼
傣族(花腰傣)食花
瑶族的成人礼:度戒
精美图库
傣族蜡染工艺品1
傣族蜡染工艺品5
傣族蜡染工艺品2
傣族蜡染工艺品4
傣族蜡染工艺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