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

 

免费公益网站
 

图片 租车
网址
酒店 门票
拼团 晚会
 

酒店 门票 旅游

审核后展示, 完全免费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旅游线路   图游版纳   景点景区   宾馆酒店   租车服务   会议接待   了解版纳   东 南 亚   打折门票   站内搜索   特价酒店   版纳旅行社  
今天是: >首页 -> 西双版纳 -> 茶叶文化 -> 普洱茶乡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广告位

普洱茶悠久厚重的历史
[ 录入者:bnlyw.com | 时间:2007-07-04 01:22:39 | 作者: | 来源:采集所得 | 浏览:2232次 ] TOP 内容有误我要纠错
 

  茶叶是举世公认的最佳饮料,品茗是礼貌与文明的象征。中国是世界种植、饮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西双版纳是千百年来誉满神州、风靡全球的中国普洱茶的故乡。

  普洱,今为云南省思茅县名,古为少数民族语地名,元代称“步日”,明代称“普耳”。唐、宋时代此地与今西双版纳同属地方王权南诏国、大理国所置银生节度(府),宋、元、明同时又是傣族首领帕雅真于1180年所建景陇(即景洪)王国所辖12个版纳(傣语西双版纳)之一的版纳勐拉的组成部分,傣语名勐勉。景陇王国境域(主要是六大茶山)所产的茶叶经此集散地内销、边销,被称为“普茶”。元、明实施土司制度,景陇王国被置为车里宣慰使司。 雍正七年(1727)清朝实行“改土归流”,云贵总督奏设普洱府及思茅通判、攸乐(今基诺山)同知,车里宣慰使司辖地六大茶山及橄榄坝改属思茅通判(后又改为思茅厅),隶普洱府。此后,普洱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成为六大茶山为主产区的景陇王国境域所产茶叶精制、进贡、贸易的中心和集散地,茶叶称为普洱茶。

  普洱茶历史悠久,始地蜀、晋、兴于唐、宋、元、明、清初至中叶为鼎盛时期。史书确切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唐樊绰《蛮书》):“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阮福《普洱茶记》)”。宋代,除进行川滇藏茶马交易外,大理国还派使臣到到广西,以景陇王国境地域所产茶吕与宋朝静江军作茶马交易。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诸夷风俗》中,记述了茶叶在民间交易中的重要地位:“交易五日一集,以毡、布、茶、盐相互交易”。明代谢肇制在《滇略》中记述普茶销路日广,深受各界人士青睐:“士庶所用,皆普茶也。”傣文《》泐史载:景陇王国国王(车里宣慰史使)刀应勐于1572年征集贡品供其妻回缅甸向父王上贡的物品中,就有普洱茶4筒,每筒5团,与金银珠宝并重。茶叶在商贸中地位日重,封建朝廷也把发展、管理、征集饮用茶叶列为要政。清初,规定上乘茶叶作贡茶,民间不得随意买卖。阮福在公元1825年前后撰写的《普洱茶记》中说:“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朝廷看重,当然首先要满足朝廷的需要。于是普洱茶之上乘者即成为贡茶。这又促进了普洱茶浙作工艺和花色品种的进步和发展。贡茶浙作极为讲究。第一要采摘上好茶叶。“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买卖。”第二讲究花色品种。“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第三是规定了数量。阮福查阅《贡茶案》得知:“每年进贡之茶,例于[云南]布政司库存铜息项下,动支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支转发采办。并置办收茶锡瓶缎匣木箱等项。”普洱茶产销量大增,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十八年(661),仅销往藏区的普洱茶就达3万拉之多(第担120市斤)。普洱茶利于消食解腻,深受藏民喜爱,销量经入不衰。这对于挫败英帝国妄图通过印度茶控制西藏的图谋,起到积极作用。同治年间(1862~1874),仅曼撒茶山就年产5000余担。六大茶山几乎家家种茶或制茶、卖茶。为促进茶叶产销,修筑了从思茅至倚邦、易武5市尺宽石砌茶马道。马道上终年驮铃回荡,商旅塞途。长期任职于云南的清进士檀萃辑著《滇海虞衡志》云:“普茶名重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六大茶山 ……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可谓大钱粮矣!”除国内茶商外,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商人也常来经营茶叶。

  道光《云南通志.武备志》记述了清朝廷对茶业的管理。云贵总督鄂尔泰鉴于“以前茶贩奸商重债剥民各山垄断,以致夷民情急操戈”,决定“于适中之地设立总店买卖交易,客商买茶每驮纳茶税银三钱,令通判管理”。1726年,清朝廷相继颁布《禁压买官茶告谕》,《再禁买官茶弊檄》,告谕“院司道各衙门,如需送人之茶,亦令平价买用,不得藉兹派累”。1729年,朝廷在六大茶山之首的攸乐山(今基诺山)设立攸乐同知,在易武、勐海、勐遮等地设置“钱粮茶务军功司”,管理粮茶交易。后因瘴疠造成官员死亡过众,1736年撤攸乐同知,改思茅通判为同知,在思茅设官茶局,易武、勐海等地设分局,商人经营茶叶要向官茶局领取“茶引”(执照),每引收税3钱3分。初时每年颁发“茶引”3000,后最高年份颁至1万。乾隆初期。实行移民殖边,石屏等地大批汉民进入茶山,与当地少数民族共同开发茶叶,有的则行医、施教、纺织、办栈、兴邮、开铁木酱菜作坊,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19
】【打印】【投稿】【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普洱茶产地----银生城界诸山(西.. [下一篇]植茶先民“蒲人”

评论

称  呼:
验 证 码:
内  容:

更多文章
景洪地图_西双版纳地
缅甸小勐拉
西双版纳傣族烤鱼
傣族(花腰傣)食花
瑶族的成人礼:度戒
精美图库
傣族蜡染工艺品1
傣族蜡染工艺品5
傣族蜡染工艺品2
傣族蜡染工艺品4
傣族蜡染工艺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