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的劫难还没有结束,绵延数百年的天灾人祸,一直在威胁着这一人类瑰宝。
在吴哥古都被湮没的数百年间,丛林像一把巨伞撑在它的头顶,护佑着这人类文明的宝藏,然而,您肆横行的热带乔木也对古迹造成了很大破坏。在阇耶跋摩七世为其母王太后建造的吴哥第二大寺--塔普龙庙,我看到的几乎是一片被丛林破坏的废墟--残垣断壁与蓬勃生长的高大乔木纠缠在一起,发达粗壮的大椿树根系盘根错节,数十米长根茎向四面八方甸甸伸展,蛇一般紧紧缠绕住古建筑,撑破和穿透了佛塔和庙墙,坍塌的石块堆集成山,整座寺庙被大椿树所包围,树枝密密麻麻,遮天蔽日。人类的力作在大自然面前如此脆弱,令人触目惊心。
自1860年吴哥被"重新发现"之后,又受到了新的劫难:一些最优秀的艺术品如佛像、兽头被凿下来偷运出境,身首异处、缺胳膊少腿的石神石佛在吴哥随处可见,个头小一些的雕像干脆就不翼而飞。在国际文物市场上,常可以看到吴哥的石雕。此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战火一次次在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点燃,演变为绵延不断的内战,长达20多年,吴哥古迹常淹没在枪炮声中。我们在吴哥寺参观时,有人在长廊上发现了几处弹痕,导游告诉我们前些年红色高棉游击队曾以此为据点与政府军抗衡,这是枪战中留下的痕迹。在去女王宫的路上,导游指着路旁林中插有"DANGER"的木牌提示我们,在战争期间,这里地雷遍布,尽管联合国维和部队和受过训练的柬埔寨专家已排除了25000多颗地雷,但仍有遗漏,常有人和牲畜被炸死炸伤的事发生,游客不可随意到处走。
吴哥作为旅游景点重新开放的时间不长,但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人前来参观。在巴扬庙,我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女双手合十,久久跪拜在四面佛前。在吴哥窟长廊上,一位银髯飘飘的印度老者边看书边对照实物,不时喃喃自语。而我,一个来自中国的坚定的无神论者,面对这慑人心魄的天地之大美,也只有顶礼膜拜的份。人类对美的感受是共通的,不同肤色、信仰的人们面对吴哥感到的是同样的震撼。
吴哥不仅是柬埔寨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到抢救吴哥的行列中来。在路上,我们看到一些遗址上已竖起了高高的脚手架,据称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计划,已有中国、日本、德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参与了抢救性维修。位于吴哥城凯旋门外约1公里处的周萨神殿,是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时建造的婆罗门教寺庙。在这里,我看到一堆堆建筑材料,上面写着中国建筑单位的名称。1998年,中国政府决定无偿提供l 000万元人民币帮助修复周萨神庙,整个工程将在5年内完成。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参与对外国文物古迹的修复工程。看到中国也将为吴哥的修复出把力,我心里油然生出了几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