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傣语称为“南兰章”,它的原意是百万大象之河。远古时代两岸起伏连绵的群山中森林茂密,地广人稀,十分适合野象生息,由于两岸野象成群,故有“南兰章”之称,因兰章与澜沧江音近,故被汉族谓之澜沧江。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唐古拉山,逶迤奔流,自西北向东南横贯景洪,自勐腊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中、缅、老、泰、柬、越六国。全长4880公里,中国内河2130公里,中缅界河31公里,老缅界河234公里,老泰界河876公里,老挝诤?77公里,柬埔寨内河502公里,越南内河230公里。全河流总落差5060米,人海口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积81万平方公里。流经2个国家首都和十多个重要城市,流域内有4条铁路和10多条高级公路与之相连,是一条具有开发价值的黄金水道。1993年2月17日至5月10日,中、老、缅、泰四国组成湄公河航运联合考察团,对上湄公河361公里河道进行为期83天的全面考察,认为水上运输大有前景。 景洪港区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景洪市澜沧江北岸,东经101°04′北纬21°52′。1993年7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景洪港现有三个码头,即:景洪、橄榄坝、关累三个码头。澜沧江——湄公河贯穿于西双版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太平洋,有东方多瑙河之称。从景洪沿江而下至中老缅三国交界处101公里,至老挝会晒,泰国清孔405公里,至老挝首都万象、泰国廊开府1178公里。 澜沧江——湄公河航运的开发是该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关心、省州的 共同努力下,景洪港区、码头建设初具规模,口岸流量逐年增加,1999年人员流量46927人次,其中:出境24250人次,入境22677人次;船舶流量3506艘次,其中:出境1636艘次,入境1870艘 次;进出口货物69918.7吨,其中进口12472.7吨,出口57446吨。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景洪港口岸成为了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上我国境内第一大港口口岸。 由景洪沿澜沧江下行30公里至橄榄坝,53公里至关木(今关累),73公里至南阿河口中缅243号界碑,103公里至南腊河口中、老、缅244号界碑。出境称湄公河,东岸为老挝,西岸为缅甸。是云南省出海最理想的水上通道。澜沧江至湄公河通道条件良好,一次性可载50~140吨货运量。疏通开辟澜沧江国际航道,可建立2个港口和8个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