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的高山区。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下。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最早的茶号为宁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1875—1908)年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倚邦所产的茶远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清朝为了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於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术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2 米,长在数百公里。从残存的石板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艰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昔日的椅邦街子於解放前毁于火灾。现有部分修复善存的旧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