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

 

免费公益网站
 

图片 租车
网址
酒店 门票
拼团 晚会
 

酒店 门票 旅游

审核后展示, 完全免费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旅游线路   图游版纳   景点景区   宾馆酒店   租车服务   会议接待   了解版纳   东 南 亚   打折门票   站内搜索   特价酒店   版纳旅行社  
今天是: >首页 -> 西双版纳 -> 走进版纳 -> 澜沧江(湄公河)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广告位

云南: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
[ 录入者:bnlyw.com | 时间:2007-07-03 11:30:14 | 作者: | 来源:采集所得 | 浏览:1450次 ] TOP 内容有误我要纠错
 

..imagespicxsbn25.jpg

  ——与省旅游局副局长张李昆对话

  记者:云南省在开展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提出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请问,提出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的出发点和背景是什么?

  张李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是在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倡仪发起并形成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合作机制基础上,由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国际组织主导和推动的,旨在将次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合作开发,打造整体形象,统一推向世界旅游市场而建立起来的又一新的合作机制。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域范围包括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六个次区域国家和中国的云南省。1994年12月13日至17日在昆明召开的“湄公河流域国家旅游发展研讨会”标志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正式开始。会议在亚洲开发银行(ADB)1994年4月在越南河内召开的第三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的基础上,经次区域六国协商,明确提出了六国在“次区域旅游目的地促销、次区域旅游论坛、旅游培训人员培训、资源保护人员的培训、湄公河旅游规划研究”等五个方面开展合作,并确定成立由六国国家旅游组织高级代表参加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工作组”作为次区域旅游合作的总体决策、协调机构,在泰国国家旅游局设立“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协调机构”负责工作组日常工作。此次会议标志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正式拉开了序幕。8年来,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亚洲开发银行(ADB)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次区域六国围绕着合作的七个方面,即举办工作组会议和论坛、开展次区域旅游人员培训工作、开展次区域旅游目的地宣传促销、开展次区域旅游规划研究、实施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推进旅行手续简化、搭建新的旅游合作框架开展合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记者: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对推动云南旅游业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张李昆: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既是当前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新举措,也是我省旅游业迈上新台阶的突破口。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全长4880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国际河流。从白雪皑皑的梅里雪山,到浓阴密布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从雄伟险峻的怒江大峡谷,到一望无际的万象平原;在该流域8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跨越了从寒带到热带7个自然气候带,聚集了全球95%以上的生物物种。这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多最丰富的区域,堪称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是当今地球上不可多得的一块绿洲。从“三江并流”到“九龙入海”,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俯首皆拾。绵延十余公里宽的老挝孔埠大瀑布,便是天公杰作之一,称得上世界一绝。与壮丽的自然景观相媲美,千百年来,澜沧江·湄公河孕育了东巴文化、南诏文化、吴哥文化、佛教文化等灿烂的东方文明;大理国、暹罗王国、澜沧王国、吴哥王国,各民族文化瑰宝交相辉映,构成了一道道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促进了流域内文明的繁衍。由亚洲开发银行主导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旅游合作一直是重点领域,备受各国关注。国际旅游合作,犹如一条金色的纽带,把次区域壮丽优美的自然景观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铸就了“湄公之珠”这一旷世品牌。这一品牌的概念包括了中国云南省、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和越南6国,这是一个拥有2.5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1900亿美元的大市场。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这一地区将成为中国与东盟间的通道枢纽和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散中心,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区。根据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与发展前景,十分有必要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把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大旅游市场连为一体,为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合作进行先导示范。据统计,2002年次区域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游客1500万人次。我省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总量达到130.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23%;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达5110.1万人次,增长11.60%。我省旅游业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状况,这跟开拓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市场是分不开的。

  记者:我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也就是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取得什么进展和成果?

  张李昆:云南省作为中国参加次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地区,自1994年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以来,在国家旅游局的直接指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次区域旅游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自1994年在昆明共同举办了“湄公河流域国家旅游发展研讨会”后,我省先后参加和代表中国参加了第二、三、七、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次工作组会议和第一、三、四、五、六、七届旅游论坛,并成功承办了第八、十二次工作组会议和第六届旅游论坛,同时将我省的昆明、石林、丽江、大理、西双版纳列入了“湄公河明珠”景点,派出人员参加了次区域旅游协调机构举办的7次培训和学习考察,还将澜沧江北部即滇西北高原地带的迪庆、丽江、大理等地区及31个项目也纳入了次区域旅游概念性规划的范畴,促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示范等等。除积极推动和认真落实工作组会议的事项外,我省还在大湄公河旅游合作框架下,在以下三个方面与次区域各国的旅游合作取得成效。一是进一步推动了我省与次区域各国省、府、地区政府间的合作。从省政府到有关地州市县政府,特别是与次区域各国接壤和相邻的地州市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与次区域各国相邻的省、府、地区政府开展了大量的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并与这些省、府、地区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机制,且在这些合作机制中都把旅游作为合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加以开展。二是进一步推进了我省与次区域各国国家、省、府、地区旅游部门之间的合作。如省旅游局与泰国国家旅游局、清迈府、越南老街、高平省的旅游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还与泰国国家旅游局、老挝旅游部门合作,先后成功组织了几次汽车拉力赛。处于次区域旅游合作前沿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保山、红河、文山等地州市县旅游部门,也与相邻的越、老、缅、泰等国的河内、老街、南塔、丰沙里、郎勃拉邦、清莱、清迈、第二、第四特区等省、府、区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云南省在不断扩大开通至次区域五国的持护照出境旅游线的同时,与次域各国共同开通了持非旅游护照进行旅游的昆明———河口(天堡)———越南河内———海防———下龙湾;昆明———磨憨———老挝南塔———琅勃拉邦———万象(会晒);昆明———打洛———缅甸小勐拉;昆明———瑞丽(腾冲、镇康)———缅甸曼德勒(密支那)等几条边境旅游线。三是进一步推进了我省与次区域各国旅游及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如在相互投资上,我省有关旅游企业到次区域各国相邻的地区以合资、合作等方式投资兴办了一批旅游酒店、旅行社和其他旅游企业。次区域各国旅游企业也以不同的方式到我省投资,如在丽江、西双版纳、思茅、红河等地兴办旅游酒店、旅游商城等。总之,通过参与次区域旅游合作,云南旅游从中受益,从90年代起,东南亚各国就成为云南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地,其中次区域五国占了云南省接待东南亚各国总量的60%~7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记者:随着国际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启动、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整体推进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将为我省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带来什么前景?

  张李昆:构建旅游圈的总体思路是在国家旅游局的指导和省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把云南建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旅游集散地和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按照“积极参与、平等协商、共同开发、互利互惠”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时机以强化和巩固云南省作为次区域旅游目的地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的重要地位为核心,以深化和拓展次区域合作内容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与次区域各国和大湄公河旅游协调机构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协调和联系,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调动地方、企业和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双边、多边和多层次的合作,促进和推动我省与次域各国旅游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此,要做好三项工作:一、围绕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迅速研究和制定我省参与次区域旅游合作工作框架。二、建立和完善对外联络与协调机制。三、切实推进次区域旅游合作重点领域工作的开展。旅游合作重点领域工作主要是简化旅行手续,争取在时限期内(10年)实现在次区域范围内旅游者的自由流动和无障碍旅游,近期(2—3年内)主要逐步扩大我省边境地区旅游开放范围和各方共同认可的有效证件(如边境通行证等)使用范围,另外在旅游资源和线路产品开发方面,近期(2—3年)主要在继续完善和丰富我省与次区域各国互相推出的旅游线路产品的同时,重点开发和推出澜沧江·湄公河跨国旅游带和中越昆河旅游线。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带包括云南景洪(思茅)———关累———老挝班象果———缅甸大其力———泰国清盛———老挝会晒湄公河“黄金水道”旅游线和云南景洪(思茅)———勐腊———磨憨———老挝南塔———会晒(或琅勃拉邦、万象)———泰国清孔———清莱(清迈)———缅甸大其力———景栋———小勐拉———云南打洛———景洪(思茅)边境四国游陆路游线。中越昆河旅游线即云南昆明———弥勒———蒙自———屏边———河口———越南老街———沙巴———安沛———越池———河内———海防———下龙湾旅游线,包括公路和铁路。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的建立,必将促进云南旅游支柱产业发展,推动云南小康社会建设。

  来源:张晖 李平(云南日报)

28
】【打印】【投稿】【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简介 [下一篇]云南与东盟将建澜———湄次区域..

评论

称  呼:
验 证 码:
内  容:

更多文章
西双版纳傣族烤鱼
缅甸小勐拉
景洪地图_西双版纳地
傣族(花腰傣)食花
瑶族的成人礼:度戒
精美图库
傣族蜡染工艺品1
傣族蜡染工艺品5
傣族蜡染工艺品2
傣族蜡染工艺品3
傣族蜡染工艺品4